大家好啊,这里是ignoredone,今天带来的是麦哲伦的使用方略的普通篇。希望博士们都能顺畅的使用麦麦辅助自己的战斗!为了大家阅读方便,这个篇章会在每个章节给出一句话概括,不是很在意计算和论证过程的博士可以略读,不过希望还是能看完,看完给心心!
一直以来,单麦视频的评论区经常会讨论的是,麦哲伦需要练哪个技能,以及麦哲伦需要开启哪个模组等等问题。这就是这一系列文章诞生的理由。这是我作为一位单麦(麦哲伦单通)玩家可以分享的的经验,也许能为你解答一些困惑。当然保留自己对于干员强度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资料图)
这里也贴一下自己的B站主页:
/4073074
麦哲伦DV-8: /video/BV1N94y1v7n9/
麦哲伦FD-8: /video/BV12F411X7uB/
麦哲伦WD-8: /video/BV1vS4y1Y7ED/
麦哲伦WR-10: /video/BV16P4y1j7wW/
麦哲伦R8-4: /video/BV1EV411s7nC/
麦哲伦R8-7: /video/BV16m4y1S7wG/
麦哲伦CE-5: /video/BV1WB4y1p7U1/
麦哲伦BW-8: /video/BV1T14y1Y7XL/
麦哲伦突袭BI-EX-7: /video/BV1De4y1M7HY/
在我们分析一位干员的使用前,有必要先了解下这位干员基础的情况,了解攻击力,生命值,攻击间隔等最基本的信息,才能做出初步的判断。这里我将自己的麦麦展示出来,面板数值具体如下图所示。
麦麦为辅助职业,职业分支是召唤师,特性为攻击造成法术伤害,可使用召唤物协助作战。一些游戏内并未提及的参数陈列在下方:
麦麦:生命值1403点,防御力140点,攻击力509点,x模组攻击力559点,γ模组攻击力549点,攻击间隔为秒。
无人机:生命值2000点,防御力200点,攻击力753点,攻击间隔为秒,γ模组攻击力803点,攻击间隔为秒。
本体的攻击力接近标准的三星单法,这个伤害虽然不是很起眼,但在单人通关时候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我们不具备其他的高频补充伤害手段,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麦麦本体的伤害进行战斗。无人机是单通中伤害的大头。无人机攻击力攻击力低于群体狙击,不开启技能前为的溅射范围,这个范围应该是常用干员群攻中最小的溅射范围,这也就意味着普攻的溅射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刻意追求的存在(但这一点也极大考验了博士对于无人机朝向的敏感程度,会在后续的进阶篇中详细展开),能起到大头的溅射还是3技能开启后扩大的溅射范围。无论是麦麦还是无人机,都没有特殊索敌,只遵从距离蓝门距离与敌方嘲讽等索敌机制。
麦麦继承了辅助一贯的低血量,1403点的血量一般来说是无法承受高额的伤害的,在目前的作战环境中,吃到敌人三四下攻击就很容易退场了,这就意味着让麦麦暴露在环境伤害和远程打多中的环境是极其危险的,无人机也只是比麦麦耐揍了那么一点点,所以,天赋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众所周知,召唤师的召唤物并非干员特性,而是干员第一天赋提供的,客观上来说占用了天赋的位置。作为早期限制召唤强度上限的手段无可厚非,也因此召唤师γ模组专门对召唤师的该天赋做出了专门强化,这对我们现在还能使用麦麦是非常重要的。5个召唤物的上限客观来说给玩家平时使用麦麦带来了一定的使用难度,一方面是上限5架带来的损坏无人机代价很大,且技能仅仅可以回收而无法增加上限,另一方面,同时只能使用3架无人机带来了有限制的上限表现是比较遗憾的。
第二天赋的无人机隐匿状态可谓是麦哲伦最具灵活性、最具使用特色的天赋,考虑到在游戏初期,我方持有隐匿的干员只有守林人,而守林人使用隐匿处理高危单位的玩法在当时已逐渐普及。麦哲伦的出现将这种玩法进一步推广,得益于长达最高22秒的隐匿,无人机可以以十分激进的站位无视大部分的危险地形,利用无法站人的高台来白嫖伤害。下面是一些非常经典的处理案例,占据BOSS某些危险伤害的高台,完成输出与抗伤的完美结合。
潜能2有时候开局比较关键,但并非不可替代,德克萨斯即可做到。潜能3的再部署也是很难在单通中用到该技巧。潜能4非常重要,+23点攻击力在单通中恰恰就是一轮能否收掉敌人的关键,自然是非常推荐的。一般来说,干员的潜能是越高越好的,不过麦哲伦的潜能较为特殊,而从潜能5后,与是否开启模组有一定关系。如果不开启模组,单通需要尽可能保留在潜能4以保证无人机潜能及时消失,而持有γ或者是X模组,满潜是最好的状态。具体的原因将在模组这一块详细展开。
麦麦的1技能和2技能将不是本次讨论的重点,给出的理由如下:
尽管麦哲伦在黄铁行动中十分亮眼的控制表现吸引了很多玩家的注意力,但是这是游戏发展的局限性导致的。必须强调的是,麦哲伦的1技能不是硬控制,也就是敌方除去不能移动外仍可以进行正常的攻击。目前双快活(夜刀+翼德)的循环极其稳定且提供了较高质量的硬控制。此外,萨米肉鸽二结局中,可以做出了对束缚类停顿类技能的控制,小莫等场地减速机制大放异彩,相比之下拥有更高的减速率。因此在现阶段的游戏中麦麦的1技能不太会是强力控制的第一选择。
2技能在无模组时期就较为尴尬,不开启技能仅为单体攻击,开启后为群体法术攻击。这个技能的设计初衷虽好,但是却在实际使用中屡屡碰壁。天赋的隐匿本是为了避免对敌方单位攻击,但目前的地图设计,普遍会让罚站敌人所在的格子无法部署干员。这就造成了使用理念和现实的矛盾。早期社区讨论存在着使用无人机作为盾前法术伤害补充的想法,但这种想法最终伴随着史尔特尔实装后,高抗敌人的普及而随之落幕。
因此我们将讨论单通用的最多的技能:3技能-武装打击模块,该技能的数值和特性如下:
作为麦哲伦最重要的输出技能,3技能的效果比较直白,没有包含复杂的机制:麦哲伦会和无人机攻击力一起提升150%,并将溅射范围扩大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范围群攻,并在攻击结束时回收不处于异常状态的无人机。无模组情况下,麦哲伦攻击力提升至1330,无人机攻击力提升至1883,一般情况下,无人机都会在三架一起攻击时开启技能,由此我们将麦哲伦无人机的总伤部分用如下的表格进行展示:
麦哲伦本体伤害在0法抗是为11970点,也就是说无模组麦哲伦在正常情况下的总伤为+11970=51502点,放在开服时期,这个伤害确实非常亮眼,横向对比银灰专三真银斩对0甲总伤为56618点,是符合当时数值的设计的。也因此,这个技能诞生后,在后续的一段日子中,出现了麦哲伦单刷CA5,麦哲伦单刷AF5等单人通关。5w的总伤使得麦哲伦在干员设计方面呈现出了精巧的思路:合理的限制换取更短周期的高输出:因为麦哲伦只需要38+15=53秒就能打出这些输出,相较于强力输出干员是具备更短的周期的。同时,无人机的灵活性和溅射为攻击本不在攻击范围内的敌人提供了可能性,这些都是麦哲伦设计亮眼的地方。
不过如你所见,麦哲伦无人机攻击力停留在1883点,而在总伤表格中,面对1000防御以上的敌人无人机也开始表现出乏力的迹象。三周年后干员开启技能后攻击力出现了攀升至2000点乃至3000点的情况,催生了各类超高甲敌人的出现,因此面对逐渐出现的超高甲敌人伤害相当疲软,这也就是沦为清杂输出的根本原因。
立足于明日方舟四周年的环境,想必博士们感受到各类敌人逐渐增加的防御值与法抗,客观来说,这些因素对麦哲伦的使用存在了一定的限制,无模组的麦哲伦目前无论是在输出还是在功能性方面已经逐渐被淘汰。因此,在三周年后,麦哲伦分别实装了X模组以及γ模组,就分开为博士们讲解吧
(这里插一句,模组为麦麦本体都增加了伤害,也是非常重要的提升,因此真爱党双三级模组没问题的)
X模组非常的帅,因为隐匿时间延长+周围四格有任何一架无人机就会让麦麦本体隐匿,可以实现非常多暗杀的效果。很多的全屏伤害和环境伤害效果对于无人机庇护下的麦哲伦来说都是无效的攻击手段。例如所有远程敌人的攻击,弩箭,祭坛,进化的本质冲击波,内卫的国度,唤醒的冲击波等等都将无法生效。多架无人机在麦麦周围时,以最后一架无人机的隐匿生效时间为准。这就意味着无人机群可以为麦麦本体提供至多78秒的隐匿时间,这对于作战来说绰绰有余,一般来说提供技能周期的53秒就足够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麦麦是完全无敌的。源石地板、毒性雾霾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因为隐匿本质上只是一种无法被敌方选中的状态,但是上述提到的环境伤害是不遵循敌方的“索敌逻辑”的,因此可以直接对麦麦和无人机造成伤害,这是游戏机制导致的,博士们不要因此感到困惑。
这里必须提及的是,隐匿的施加是瞬间的,也就意味着只要在弹道出现前前隐匿,都将使敌方直接丢失目标。想必安多恩的扫描机制当初让博士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全场清屏。那么我们就拿安多恩来举例:如果敌人是具备弹道,索敌与攻击是分离的机制:安多恩扫描后会对标记的目标进行攻击,但是麦麦只要在子弹发射前的任意时刻隐匿,就不会造成伤害,这意味着即使被标记了,也不会被攻击。类似于唤醒的换位置爆炸的机制,只要在冲击波形成前续上隐匿,就不会被伤害到。
博士们也许听说过玩家提到:麦哲伦的隐匿时间并非越长越好。这句话其实是有条件的:无模组麦哲伦隐匿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例如,在无模组WD-8的攻略中,最需要的是利用无人机显形将内卫的攻击从残血麦麦身上转移到无人机身上,以此为麦麦保存血量,还有通过解除隐匿,将国度转移到无人机所在的地块。显然,越长的隐匿时间对于这些战术来说就形成了负面的效应。因此,早期流传着麦哲伦卡在潜能4的说法(潜能5延长了无人机的隐匿时间导致某些打法的失效)。但这对带有X模组的麦哲伦来说并不是一定如此的,随着模组的改变,博士也要具备灵活性。
X模组的强化极其显而易见,因为很多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单通思路与X模组密切相关,那么γ模组的提升又如何呢?如果能尽快的剿灭敌人或者是攻击进入阵线会影响战局的敌人,这就是辅助的职责。γ模组最重要的就是朴实无华的提升了麦哲伦在周期内的伤害,和无模组进行对比会更明显,这里再一次用图表来给博士们展示。
三架无人机加上麦哲伦本体在0抗时伤害为12870,总伤跃升至69080,即将迈入7w的门槛,更何况在进阶篇,我们将学习让总伤迈入8w门槛的方法。总伤的提升带来的变化是直接的,比如以前无法想象的单人CE-5,完全没有阻挡要去面对大斧哥等高威胁单位,还要保留麦哲伦血量来维持后续的战斗。在调箱图中,麦麦多了一架无人机的伤害也足于在聚怪后一举消灭敌人,很多调箱图的突袭打法成立正是建立在伤害上。不过γ模组没有X模组一样的隐身效果,对于博士们的作战能力,可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γ模组的提升使得8架无人机对于平时使用来说都是绰绰有余了。可以看出麦哲伦γ模组的强化幅度是相当客观的,尤其是对于高甲敌人的伤害输出都提升幅度是非常亮眼的,这源于γ模组一级模组的效果对于麦麦来说解决了一大痛点:增加持有上限可以大幅提升容错,而增加部署上限则不用苦于必须手动撤回召唤物的抉择。因此,苦恼于此的博士就不妨开启γ模组吧
X模组大幅延长了麦哲伦无人机的隐匿时间,并且允许麦哲伦本体也隐匿,这种功能性将极大有利于麦哲伦执行一些充满“全屏伤害”“高额伤害”的场景。γ模组补全了麦哲伦已经有段日子的输出不足的问题,持有更高的上限,也方便使用牺牲无人机换取更大战果的思路。不过不管选择哪个模组,记得升到2级天赋才会有更新哦~
麦哲伦是我最喜欢的干员,但是麦麦自从实装,很多博士都会反馈麦麦很难使用,没有人总结经验,就会让人害怕去尝试这个干员,麦麦现在也许就在最适合使用的一段时间,因为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游戏设计是否会重复无模组麦麦的经历,加上最近麦麦的剧情也接二连三的出现,麦厨很欣慰(多产点多产点孩子爱吃)如果还想更深入的了解麦麦的话,明天会更新进阶篇章,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