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 正文

宿城区荣获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进位第一等次-全球快消息

来源:新报观察 2023-02-09 14:58:04


(资料图)

宿城区荣获江苏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进位第一等次

近日,从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宿城区荣获江苏省2022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进位第一等次。

2022年,宿城区以冲刺江苏省乡村振兴第一方阵为目标,以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狠抓重点任务,全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宿城样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85亿元,增加值3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7%,成功摘牌中国农业公园,创成省“平安农机”示范县(区),获评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单位,宿迁市乡村振兴观摩实现“四连冠”。

乡村产业加速发展。稳步推进示范区创建。健全工作机制,明确五大方面16项工作任务,确定建设指标25项,编排重点项目100个。富民廊道建设走深走实。共编排河湖连通、路网联通、产业集聚、文旅融合、环境整治、土地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7大类36个重点推进项目,计划总投资83.7亿元。加快引建农业重大项目。创新运用大中型招商会、小型推介会和组建招商小分队等模式,加大农业项目招引力度。年内新签约农业重大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43.93亿元、同比增加14.7%,其中超亿元项目10个。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开展银企融资对接专场活动,加强苏农贷等金融政策宣传,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有序生产运营。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新认证“两品一标”10个,“陈集葡萄”入选省级品牌目录名单,获评区域公用品牌。陈集镇成功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埠子镇、耿车镇预计年底创成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稻麦)基地。

农业生产形势向好。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宿城区完成粮食总播种面积78.38万亩,夏粮收获36.59万亩14.27万吨,秋粮收获41.79万亩21.73万吨。全年生猪出栏26.34万头;蔬果、水产品产量分别达37.6万吨、3.06万吨,建成市级“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6个。探索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引入国企参与项目工程代建管理,全年新建成高标准农田5.01万亩,其中蔡集镇徐刘徐片项目入围江苏省首批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名单。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在中扬镇打造宿迁市首个“无人化农场”示范基地,宿城区智能农机装备保有量达320台套,智能机具作业面积近20万亩。特色农机化率达64.92%,同比提高6.05%。数字化农业提品升级。打造1个省级和8个市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宿城区接入省物联网平台企业达48家,设备近700台套,向省平台共享数据累计1428余万条。

强村富民成效显著。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高。结合“头雁竞飞”计划振兴村集体经济,持续深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新盘活利用集体土地6042.28亩,增加村集体收入706.64万元。农村集成改革稳步推进。宿城区158个改革村居登记股东户数12.49万户,股份成员54.23万人,全部录入省成员信息管理平台。实施农民增收“万元计划”。制定《关于加快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方案》,全年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稻谷补贴、种粮补贴、秸秆还田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约9084.35万元,惠及农户16.88万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877元,同比增长6.9%。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帮促机制衔接,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定期开展“五看一查一帮助”活动,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81人,全年组织挂村包户走访3次。加强帮扶项目管理。排定22个省重点帮促村增收项目225个,计划全年总收入1553.02万元,截至12月底,村均收入达79.76万元,增幅22.04%。

民生实事取得实效。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新改建卫生户厕2126户,完成43个行政村整村推进任务;全面实施农村水环境治理攻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8.5%,新建农村生态河道126.32公里。维护保障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新建行政村垃圾分类收集点50个。保障农业绿色发展。完成秸秆打捆离田9.4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3%。建立8个废旧农膜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一体站和1个区级收贮中心,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84.05吨、处置87.13吨,回收废旧地膜94.69吨,回收率达94.7%。宿城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4%。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屏障。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1268批次,对种子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种子经营门店覆盖率超80%,宿城区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对农业机械、渔业、畜牧屠宰、饲料加工、农药经营和农田建设等管理业务领域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隐患排查并全面整改到位。

2023年,区农业农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要求和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筹,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目标,坚持创建引领、突出产业带动、强化农业保障、深化强村富民、聚焦民生实事,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繁荣。

上一篇: 下一篇:
x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