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 正文

焦点!亏了8个月的韩国电影,这位大导演却号召学习?不要太离谱

来源:令狐伯光 2023-06-19 18:56:56

文|令狐伯光

今天还是写写中国影视剧,目前在国际上面临的问题吧。这个话题来源是上海电影节陈可辛的发方言,陈可辛感慨,近年来韩剧、泰剧发展势头迅猛,非英语剧在奈飞(Netflix)等流媒体上逐渐占有一席之地。


(资料图片)

不过,这股浪潮中没有华语电影的声音,“华语电影不应该只追求内地几十亿票房,而是能让全世界的观众看到”。随后陈可辛话锋一转:“但还有一件做不了的事,也是我一直想做的,就是华语电影怎么能走向世界。”

实际上陈可辛卖的关子是去年10月,陈可辛创立泛亚洲制片公司(Changin’ Pictures),目标是成为向流媒体们提供优质亚洲影视内容。当时的宣传项目有和成龙,甄子丹合作的新片,以及和章子怡合作的《酱园弄杀夫案》。

问题在于,这些片子到现在一部都没有出来,甚至连拍都还没有开拍。

最关键的是陈可辛列举的羡慕的韩流,比如韩国电影是从2022年10月最后一部电影过损之后,到2023年5月再也没有一部电影过损,满打满算快8个月了也就是大半年,当然这个颓势还是止住了。

而止住这个颓势的就是在5月底上映,马东锡主演的《犯罪都市3》。

这都是可以查到的新闻,韩国电影的衰落也引起国内业界的讨论。但是大导演陈可辛似乎并不知道,还以前两年韩国电影上了美国流媒体平台在全世界获得成功而引以为傲,并且希望向韩国电影学习——

韩国电影世界爆红,中国电影就不行?答案比你想象的简单

陈可辛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中文电影在国际上人家不咋看?这其实是西方以外文化商业化输出必然的困境。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西方文化作为主导地位的挤压,再从政治制度看,就更容易理解这种文化歧视甚至刻意地打压——

之前亚洲流行文化从商业娱乐层面的成功除了日本,只有2000年左右成龙代表的香港电影,功夫片、动作片和武侠片(武侠片和警匪片输出到全世界都不算多么成功,西方有自己的警匪片)。

这个背景除了成龙等香港电影人本身努力和优秀,也有2001年我们签署WTO,同时911美国把地缘政治精力放在了中东,而当时中国积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有关。

除此之外,那就只有走精英文艺路线,也就是电影去西方电影节拿奖,小说去拿诺贝尔文学奖之类的。

张艺谋代表的第五代,莫言代表的那一代中国作家,他们那一类型的作品就可以获得“世界公认为艺术殿堂”的认可。

我们先不讲这些作品表达上有啥争议,但你们其实要知道一件事情。

那就是工业革命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开始普及所有人,以前封建时期这个搞文艺的多是精英,然后文艺娱乐的传播基本是从上而下(普通人识字的都不多),后来贴合市民文化的商业娱乐文化,往往最具有传播效果。

这一点在二战结束过后,伴随广播、电影、电视剧等影音媒体平台的发明。以美国代表的西方构建上百年,只有他们的文化软实力有传播到全世界的能力。

说人话就是:你看中国在全世界最知名的明星,绝对只有香港的布鲁斯李,杰克陈,偶尔有人能说得出李连杰,甄子丹,周润发还有现在的杨紫琼,而他们都是香港电影的商业娱乐巨星。

走精英文艺路线在海外电影节,诺贝尔拿奖的张艺谋代表的第五代导演,莫言代表的中国作家;那就仅限于外国知识分子等精英,以及想了解中国的外国人了。

你去全世界大街上问知道哪个中国名人,即使说到教员也不会有人说张艺谋,莫言。

那韩国是怎么做到的呢?全面依靠美国不讲了,这是根本性的大背景,当然韩国电影本身也有优秀的地方,特别是2021年《寄生虫》之前的前20年。

一来是不是也是走美国平台扶持的商业娱乐路线。2010年后的韩国娱乐电影本身也非常成熟,可以说是香港电影衰落过后,亚洲地区最成熟的商业电影(日本只在动漫和游戏,印度输了一档)。

不过,韩国电影是通过美国流媒体平台在做,属于全世界新的文化信息传媒形式。

这个之前流行的线下电影院韩国电影成绩很差,成绩最好的居然是文艺片《寄生虫》,这一点远输给2000年时代的华语电影,毕竟《卧虎藏龙》北美票房有1.28亿美元,《英雄》北美票房5371万美元。

《寄生虫》北美票房4418万美元,接近《英雄》的票房但是没有超过。

二是走精英文艺路线,韩国历史文化太浅,文学和音乐一个都不行,电影30年也只有《寄生虫》这一个,相信不用赘述了。

短短3年,从火爆全世界到亏损8个月?韩国电影的“突然死亡”

这个之前因为写过太多同样的内容了,简单点来讲大概两点。外部原因(包括疫情的影响),Netflix只花钱就把韩国30年积累的人才精英吸干为自己打工赚钱,导致韩国本土市场创作者空缺,短时间人才又培养不上。

这是不是挺像当年成龙等精英出走的香港电影,但香港电影人有迅速发展的内地市场撑着,如果不是内地市场,现在一帮香港老人成天黑帮打架的警匪大片都出不来。

国内有很多网民不懂这些,还怪因为内地市场香港电影衰落呢。

二是内部原因,你去人家美国市场当然要学习人家的文化内容,你们难道没有发现现在韩国影视剧和美国影视剧越来越像了吗,几乎都可以用披着黄种人皮肤和韩国国籍的美国影视剧了。

我来说个例子,2023年国内影视剧大爆发,这三个作品是代表。《流浪地球2》《漫长的季节》《狂飙》。这三部作品 《漫长的季节》综合水平最高,《流浪地球2》个别超越整体还是不成熟,《狂飙》最低。

不用我说,这三部作品对于外国人来说《流浪地球2》>《狂飙》>《漫长的季节》。

《流浪地球2》的科幻题材和影视工业已经是新时代最成功的中国商业大片,它是商业的也是娱乐的。《狂飙》也还行但是限于国内尺度,警匪剧,黑帮剧没有限制的外国拍得深入,人家并不喜欢看。

《漫长的季节》吃亏在什么地方?它基本是个纯中国题材,里面有中国年代内容。

以前韩剧优秀的是《请回答1988》《信号》《大长今》之类的。为什么《请回答1988》和后来韩剧的全球影响度不一样,这就是一个题材的问题了。《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是传统的古装励志大女主偶像剧和现代偶像剧。

偶像剧是很明显的大众喜好的类型,当时也是韩剧最火爆的时期,但只是在东亚,还有亚洲。而到《鱿鱼游戏》《僵尸校园》《黑暗荣耀》变成美国观众的审美,它通过美国平台才火遍全世界了。

《大长今》《请回答1988》《信号》《来自星你》与《鱿鱼游戏》《僵尸校园》和《黑暗荣耀》比较,到底谁的水平更高?

目前全世界观众审美和流行风潮还是受到美国和西方的影响,他们火什么全世界还是会跟。

问题在于,东亚、东南亚这块古代文明不输,现代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大家虽然也跟风,但是身体很诚实。东亚和东南亚观众,包括韩国观众是更喜欢之前的韩国影视剧,还是更喜欢现在的?

至少韩国本土观众用脚投票喜欢以前的,不是我说的这就是开始说到的事实。

很多人应该很知道中国古偶,甜宠在东南亚越来越火了,可以说都已经取代了之前的韩国偶像剧的位置。

别学,也绝对不能学?韩流是华流的前车之鉴

中国电影要想走向世界获得全世界观众的肯定,肯定还是要先像美国和西方一样,经济等硬实力走出去,建立成熟的文化传播平台tik tok那样的(以前中国不让外国文化信息传媒平台进来,你看人家发达国家也一样防备)。

而中国流行文化要让全世界观众喜欢,首先还得过了中国观众这一关再谈。

还是那句话,你连中国观众都搞不定,你凭什么搞定全世界的观众。我不认为全世界的观众跟中国观众的审美有多大的不同,至少《流浪地球》这电影不是世界观众不认可,而是该电影也受各方打压而导致海外市场票房一般。

如在海外敢不敢拿好莱坞大片那样排片量给《流浪地球》?看到的全是寥寥无几的几家影院及数场排片,但每一场国外观众还是坐满影厅,看完后评价都大加赞赏的,这还得是好莱坞资本过于强大的后果。

再从这次好莱坞《美人鱼》在海外市场票房惨淡来看,世界也开始吹起反好莱坞的号角。

好莱坞电影不再是所谓好片大片的标准,目前中国电影首先还得是固守好自己的本土市场,等壮大后再有信心走向世界,并不是中国故事在世界观众不感兴趣,不过还是那套资本票房决定电影好坏罢了。

除了张艺谋等内地导演,我发现,香港大导演观念也“跟不上时代”

当初香港电影在90年代末能成功走向好莱坞,再走向全世界。也是从70年代胡金铨,李小龙等等香港电影人开拓铺垫,最终到徐克,成龙等人到达巅峰的一个过程,你倒不能说李小龙和功夫片当时没走向世界,但彼时商业娱乐市场不够成熟的庞大的香港电影。

胡金铨武侠片就走文艺精英的路线,在世界上传播很有限,当时除了李小龙还有谁?

90年代末除了成龙、李连杰、周润发、甄子丹、杨紫琼还有一票幕后精英,这就是一堆人了,这个影响直到现在《瞬息全宇宙》的成功(背后表达就是亚裔了)。

最后,中国影视剧在世界上为何传播不行,这真难为当前我们的电影以及文化艺术的工作者,特别是张艺谋,陈可辛代表的上上一代大导演。我们文化的话语权丢失已经不止几十年,而是百年时间都不止了。

郭帆,吴京等人的建立独立自主的影视工业,电影叙事和成熟的文化产业链发展的路线,反倒是最正确的道路,只是现在说文化输出还早,毕竟才几年啊。

全面绑定美国扑了8个月的韩国电影世界成功,独立自主数十亿票房的中国电影走不出去。

到底谁羡慕谁啊。

上一篇:娱乐脱口秀 | 有多少爱可以重回|全球热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