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茨威格在 1941 年写下《巴西:未来之国》时,肯定不会想到,巴西未来的一种可能性竟然是在 80 年后成了跨境电商的掘金圣地。
" 巴西是我们近两年增速最快的市场。人口、人均收入、互联网普及率等方面,都非常有利,是个难得的大统一的电商市场。" 一位跨境卖家说道。
(相关资料图)
这不无依据。2022 年,拉美以 20.4% 的增速成为全球零售电商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而巴西是拉美互联网客户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市场,其 80% 的国际包裹来自于中国。
根据美洲市场情报(AMI)资料,巴西电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 2020 年至 2025 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 32%,在整个拉美的份额占比约为 54%今年 4 月中旬,巴西总统率豪华团队访华。双方达成共同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共识,再一次把跨境电商出海圈对巴西这一新兴市场的期待值拉满。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 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 1714.9 亿美元,中国连续 14 年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这其中,跨境电商势不可挡地成为了中巴贸易增长的新动能。
今年以来,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也继续加大对巴西的投入力度:速卖通在巴西扩大拉新规模;亚马逊巴西站对中国商家开放试运营;SHEIN 计划在巴西投资 7.5 亿雷亚尔(约合 1.489 亿美元);TikTok 筹备开巴西小店;Shopee 宣称巴西本地卖家已超 300 万;来自拉美本土的美客多则面向中国卖家启动 " 品牌支持计划 " ……
" 布局巴西 " 成了卖家圈的热门话题之一。
然而,新兴市场的一大挑战就在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比如,在所有关系到中国商家能否顺利出海巴西的要素中,物流是排名较高的难题——时效慢、价格贵、退货难、丢件率高等,都让商家头疼。尤其是步入品牌出海阶段,产品 + 服务共同决定跨境消费体验,因此,跨境物流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成为刚需。
01
菜鸟在巴西竞速
拉美是世界上距离中国最遥远的一片土地。中国与巴西的直线距离约 18800 公里,无论是海运还是空运,跨境物流成本往往比发往欧美、东南亚、日韩等地区更贵、更耗时。
在巴西境内,末端物流配送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城际交通,即便是全国最大的两个城市——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之间,也没有铁路,只能靠飞机和公路联通;而公路运输又大大地受限于基建的不完善——平均每百平方千米的公路数仅为 24.8 公里(中国为 54 公里)。此外,巴西市区交通的 " 堵 " 更是世界闻名,圣保罗还曾创下过塞车车龙延绵近 300 公里的纪录。
这一切意味着,不管是中国商家出海巴西,还是巴西本地商家,物流都是其发展电商业务最大的掣肘。
" 快递又贵又慢,且全国 40% 左右的城市,包裹递送只能依靠邮政局。" 一位在巴西工作的华人说道," 习惯了中国电商快递的速度,来到这里真是巨大落差。"
如果巴西消费者跨境网购中国商品,等上二三十天是常态。生活圣保罗的消费者网购本地商品,也要等上四五天,更别提其他二三线城市。
不过,现在,菜鸟国际快递给出了最新答案:跨境包裹 " 最快一周多 " 送达,本地下单平均 2-3 日送达,圣保罗等核心城市可实现隔日达甚至次日达。
这一速度的提升建立在菜鸟自建快递网络的基础之上。目前,菜鸟每周有 8 班货运包机从中国飞往巴西,并在巴西、智利及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建设自动化分拨中心、海外仓及自提柜等,本地快递仓配网络覆盖巴西全境。
从中国飞往巴西,菜鸟的货运包机频次不断增加以 2022 年 11 月正式投入使用的菜鸟巴西圣保罗分拨中心为例。它配置了中国的智能分拣设备,采用菜鸟自研的海外分拨系统,包裹分拣率可提升 40% 以上,配合无缝衔接的末端配送网络,不仅更好地服务中国跨境商家,也受到巴西当地企业的青睐。数据显示,2023 年 3 月,菜鸟国际快递在巴西的末端配送业务同比去年增长超 70%。
同时,菜鸟也形成由多种时效和成本组合的国际快递产品(如自然日时效 7-10 天的国际快递快线、时效 10-25 天的国际快递标准等),供不同需求的商家选择,有效降低了跨境商家对物流不确定性的焦虑。
菜鸟 " 提速 " 的脚步还在继续。今年 4 月,接连几个重要合作协议的签署,让其在巴西市场的赛跑又快了一步。
首先是深圳机场将建起菜鸟国际快递全国首个航空货运中心。这是一个位于深圳机场内部的 " 专区 ",具备分拨分拣、空侧打板、海关查验、通关申报等功能,配备数智物流技术及设备,可实现机场空侧和陆侧之间包裹及货物的快速转运,预计能将包裹入仓处理效率提升 20%-30%。
与此同时,一条由中国深圳飞往巴西圣保罗的货运包机航线正式开通。这是菜鸟联合阿特拉斯航空打造的首条至金砖国家的 " 跨境电商空运专线 ",每周 2 班的全货机国际货源航线,每班进出载量超 220 吨,可有提升深圳及周边城市出口拉美的效率。
而与巴西邮政的战略合作则让菜鸟在末端快递网络的建设上得到强助攻。一方面,菜鸟部署的智能自提柜可以为巴西邮政用户所用,无人、自动化的取件服务安全、可靠,也有效减少了配送车辆和快递员的配送次数;另一方面,借助于巴西邮政密布的网络,菜鸟快递可以实现巴西全境配送。
02
深挖护城河,最优解是 " 本土化 "
在巴西,菜鸟不仅仅是提供进出口双向通路的 " 跨境物流 ",得益于末端配送网络的自建自营,精巧灵活、高性价比的物流自动化设备,以及结合中国快递先进的运营经验,它也成了巴西本地业务商家的救星。
根据巴西电子商务协会 ABComm 的调查报告,2022 年巴西消费者在线上产生的总订单数达到 3.687 亿单,线上零售额占到巴西所有渠道零售总额的 10% 以上,预计 2023 年巴西电商市场销售额增长幅度将会达到 9.5%。
然而,巴西的物流发展却跟不上这一脚步。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2023 物流绩效指数排名全球前 40 的国家和地区当中都不见巴西的身影。
世界银行发布的《2023 年物流绩效指数报告》显示,巴西以 3.2 的物流绩效指数(LPI)排在全球第 51 位,相比之下,中国(大陆)以 3.7 排在第 20 位,美国以 3.8 排在第 18 位菜鸟决定扎根这里——既源自于十年来所积累的能力的溢出,也是看准了巴西的市场空缺。
2022 年 11 月,菜鸟宣布在巴西圣保罗开设其拉丁美洲总部。与此同时,其公布巴西三年发展规划,将围绕本地物流配送、清关、分拨中心、智能快递柜等深化本地组网运营,在巴西建立起覆盖全国 26 州 1 个联邦区 1000 多城的快递物流品牌。
具体而言,三年内,菜鸟在巴西部署 9 座分拨中心,覆盖重点的东南 7 州并辐射全国,逐步成为服务于跨境包裹、同城配送、外卖跑腿的公共基础设施。
" 中国的快递物流可以打通并连接广大终端消费者,有利于带动巴西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提质提速。"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志伟如是评价。
以巴西社交电商独角兽 Facily 为例。其于 2022 年 12 月与菜鸟达成合作后,利用菜鸟的智能自提柜丰富了 " 最后一公里 " 服务选择。数据显示,与其他送货方式相比,通过自提柜取件的效率优化了 40%。
巴西本土电商平台 Facily 与菜鸟合作,菜鸟的无人自动化智能自提柜对 Facily 现有自提点网络进行了有益补充
可以看到的是,落实本土化运营是菜鸟构建护城河的关键之举。一方面,本土化运营能够深入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服务更具时效性,让消费者建立起对物流的信任基础;另一方面,这也是国际快递全流程中具体挑战性、最能拉开各家服务商差距的环节。
按照 A、B、C、D 四段来看国际快递:
A 段——首公里网络。菜鸟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上门揽收网络,分布到 200 多个城市,50 多个揽收仓;
B 段——干线运输。近几年,菜鸟扩大团队的同时,包机频次也大大增加;
C 段——目的国提货与清关。在全球超 60+ 大口岸,菜鸟接入智能清关系统,优化清关效率,可实现 " 秒级 " 申报;
D 段——末端配送网络。这也是菜鸟主要投入的方向。其在欧美、俄罗斯、美洲均搭建了分拨中心、海外仓和末端配送团队,甚至还建立了卡班网络。以巴西的分拨中心为例,自营自建、柔性、有弹力。
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很多跨境物流服务商在海外末端是接入其他合作伙伴的能力,而菜鸟自建快递网络,这在应对突发事件上极具优势。比如,去年 " 黑五 " 大促时,菜鸟可以在短时间内聚合资源,调度更多海外仓的仓容面积、运营人员来做应对高峰值货量,而在大促后又可迅速释放掉这些资源,省下来的成本终将利好商家。
除了巴西之外,菜鸟也在全球迅猛起网,把 " 巴西模式 " 复制到更多国家市场。
比如,2021 年菜鸟就在比利时建设 eHub(智慧物流枢纽),整体规划占地面积约 22 万平米,首期投入使用超 3 万平方米,包括航空货站、分拨中心,均由菜鸟自主运营。它与西欧密集的路网和仓储网络快速连接、通过电子关务平台实现 " 秒级通关 ",成为世界商品进出欧洲的重要门户,更是在当地创造了近 300 个工作机会。
在西班牙,菜鸟从 2022 年开始建设自己的末端配送网络。目前,这张网络已基本覆盖西班牙全境,日常合作的派送员突破了 700 人,高峰期可达 1000 人,且这张网络还在不断拓展。
在波兰,今年 2 月菜鸟与 DHL 宣布计划首期共同投资 6000 万欧元,扩大智能自提网络覆盖,建成波兰最大的自提网络。
03
全球起网,奔赴快递出海终局
全球化是菜鸟的核心战略之一。
自 2018 年启动 " 国际物流大通道 " 建设以来,菜鸟通过全球自建国际快递网络 + 强控核心物流节点,在全球编织起一张覆盖 100 多国的包裹网络,其日均处理超 450 万件跨境包裹,跻身全球四大跨境物流商之一。2022 年底,菜鸟宣布成立北美、欧洲和东南亚三个海外大区,对物流人才发出 " 全球招募令 ",海外自建快递网络迅猛起网。
具体而言,菜鸟已在香港、吉隆坡、列日等地布局 6 个 eHub,海外分拨中心增至 15 个;运营跨境物流仓库 300 多万平方米,每月有 240 多架包机用于干线运输;与全球 60 多个口岸合作建设智能清关系统;在海外布局智能自提货柜 8000 多套,链接超过 5 万个自提点……
菜鸟欧洲最大的智慧物流枢纽——比利时列日 eHub,成为世界商品进出欧洲的重要门户纵观整个国际快递市场,要想真正站稳脚跟,懂产业、技术过硬、有规模优势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说菜鸟是标杆并不为过。
自 2013 年成立起,菜鸟便伴随阿里开始布局全球化和国际化,这一基因让其对中国出海商家有着深入的了解。比如,国货出海通常采用多平台及多渠道销售模式,菜鸟就能为一般贸易及跨境电商、To B 与 To C、线上线下等全渠道服务。
跨境物流的费率占整个运营成本的比重较高(约 20%~30%),菜鸟就打出 " 一杯咖啡的价格送全球 "。其高性价比的 "5 美元 10 日达 "、高时效的 "10 美元 5 日达 " 和普惠的 "2 美元 20 日达 " 等产品,可服务于各种类型、各种需求的商家。
技术方面,无论是 eHub 的轻量化手持终端 LEMO PDA、数字通关等硬核技术,还是大容量和高密度的仓储建设、基于云技术的全球物流追踪服务,以及物流智能化的 AI 技术,菜鸟的物流科技出海都势不可挡。
依托国际 " 端到端 " 的物流网络运营与组合能力,以及目前已搭建起的覆盖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自建快递网络,菜鸟让自己变成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快递——进出口双向服务于跨境商家的同时,也实现海外 " 本对本 " 的商家服务。
有行业人士指出,如今,中国电商物流企业都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从服务国内商家到服务跨境商家,出海也成了他们描绘未来的主色调。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庞大且高效的网络、如何面向更多国家推进具有差异性的本土化运营、如何通过更好的服务体验树立全球影响力,则决定了他们在国际竞争中的胜负。
可以说,菜鸟为中国快递出海提供了一个新范式,也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