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 正文

封面评论|露营基地投诉不断,深度的行业洗牌势在必行 今日热文

来源:封面新闻 2023-04-17 12:53:41


(资料图片)

□蒋璟璟

春暖花开,“露营”正成为平台搜索、推荐的高频热词。各色各样的“宝藏露营地”的推荐中,除了公园、绿地之外,一些专门为露营而开发的露营基地正在走红。可是,精致美好的图片背后,一些露营基地正投诉缠身:从土地性质被质疑能否用于经营露营基地,到明火烧烤、燃放篝火、电线接拉带来安全隐患,污水直排河道引发河道污染,再到过夜缺乏人员信息登记,以及过夜时露营客人活动带来的吵闹噪声,都引发了一系列的投诉。(澎湃新闻)

“露营热”仍在持续,但第一波玩家群体,已渐有“出坑”之声。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很多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整个的“露营”体验完全不及预期。非但如此,一些所谓露营基地还产生了显著的负外部效应,给周边环境、社区造成了一系列破坏性后果,继而招致投诉不断。随着最初的风口消退,露营行业,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路口。

应该说,近一年来露营市场爆发式增长,供给端显然准备不足。很多经营者唯恐踏空商机,仓促入局,产品或服务自然是良莠不齐。一些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圈块地就开始营业。既没有做好环评、没走必要的审批流程,更谈不上必要的生活垃圾处理与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诸如此类的“野生露营基地”,当然是小坑不断、隐患重重。

一些露营地,的确很出片,无论是拍照片还是短视频,都很上镜。这构成了强烈的欺骗性,实际情况是,除了精心打造的局部景观,露营基地其他的部分,基本都是平淡无奇甚至是“不忍直视”……这一状况,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露营在国内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前景如何,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露营基地经营者要么是怀着“赚快钱”的心态,要么是“边走边看”,总之暂时是不敢下重金进行长远投资、系统建设的。

就当下而言,相当一批的露营基地,都并非由专业团队规划、运营,不少都是由当地村民临时圈定、仓促建设的。尽管一般印象中,露营往往是“自我维持”的,对于周边配套的要求并不高。但对于初级玩家来说,却并非如此。“浅玩”露营,还是需要必要的外部支持系统的,诸如供水、清洁设施、卫生维持与环境恢复等等方面,都是要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才好。

可以预期,露营基地必然会经历一个市场出清、优胜劣汰的过程。倘若露营需求能够维持高位,供给侧的结构优化与整体品质提升,或许将是大概率事件。

上一篇: 下一篇:
x
精彩推送